自由時報 / 記者 陳炳宏/台北報導
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昨日舉行「後疫情時代的生技產業大未來」線上論壇,邀請包括MIT生物工程及電機工程系副教授盧冠達、互貴興業生技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加泳等生技專家分享心得,郭加泳表示,武漢肺炎(新型冠狀病毒病,COVID-19)疫情加速醫療產業數位轉型與升級,台灣具備優秀醫療產業人才與強大供應鏈管理能量,雙重優勢加上人才與資金國際化,有大好機會走上數位醫療世界舞台。
郭加泳指出,未來數年內,將會進入數位醫療的戰國時代,包括設備、服務、平台百家爭鳴,長期來看,台灣有很好的數位醫療基礎,包括軟體醫材(SAMD)、人工智慧,以及台灣最擅長的關鍵零組件(包括感測元件、醫療運算晶片)技術,因為醫療產業變化沒有其他行業來得快,即使現在才開始投入都還來得及。
郭加泳分析,後疫情時代的數位醫療起飛,投資非常暢旺,對台灣有經驗的電子製造醫材委外服務(CMO)廠商,非常有利,而且台灣有很完整的醫療場域,從工程到醫療臨床,都是台灣佔優勢的地方,台灣非常有可能回到20年前與矽谷產業的上下游合作關係。
針對供應鏈遷移轉機,郭加泳也提出策略建議,未來5年台灣人才與資金,必須加速融入國際的企業合作(B2B)的機會,不管是垂直領域整合,或是與新創企業合作,應該找到並培養美國無法競爭與中國無法模仿的核心競爭力,包括台灣優秀醫療產業人才與強大供應鏈管理能量,雙重優勢加上人才與資金國際化,走上世界舞台一定值得期待。
盧冠達則指出,有些PCR診斷檢測、DNA合成與定序,會用到半導體製程技術,是台灣新創可努力發展的方向。
文章連結:自由時報